您的位置:就爱生活 > 百态 > >正文

​熊猫盼盼,海内外最有人缘亚洲雄风,不是会歌却火遍全国

摘要熊猫盼盼,海内外最有人缘亚洲雄风,不是会歌却火遍全国 本文转自:钱江晚报 1990年北京亚运会,是中国首次举办这一级别的国际综合运动会。当时的情景至今仍然被不少人津津乐道...

熊猫盼盼,海内外最有人缘亚洲雄风,不是会歌却火遍全国

本文转自:钱江晚报

1990年北京亚运会,是中国首次举办这一级别的国际综合运动会。当时的情景至今仍然被不少人津津乐道,许多人对那个时代有着深刻的印象,不仅记得当时亚运会比赛场上的精彩画面,还有许多与亚运会有关的视听回忆。

《亚洲雄风》当时风靡全国,在街头巷尾流传,是1990年的听觉记忆,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北京亚运会会歌,而是22首宣传曲之一。而熊猫“盼盼”也出现在与亚运相关的角角落落,则是那个年代的视觉记忆。

每个孩子的梦想都是与“盼盼”合影

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,取名“盼盼”,由当时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美术设计师、国家一级美术师刘忠仁以福州熊猫馆的熊猫“巴斯”为原型设计。取名“盼盼”,寓意盼望和平、友谊,盼望迎来优异成绩。

第11届亚运会期间,手持金牌作奔跑状的盼盼形象几乎天天出现在媒体上,同时也深深地印在了国人的脑海里。当年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出现这个左手举着金牌,右手大拇指点赞的大熊猫。甚至很多孩子的梦想都是去北京看亚运会,和“盼盼”合影。

“盼盼”的设计者刘忠仁回忆,在1985年北京夺得亚运会举办权后,亚组委通过媒体向国内外发出征集会徽和吉祥物的启事,他就报了名,将一只举着火炬的大熊猫图交了上去。没有想到,在全国几千份作品中,刘忠仁的作品进了前三名。

“刚开始我的初稿设计的是大熊猫举火炬,可是后来,我觉得这个形象没有突破。我想到比赛后,运动员们举起金牌的样子,决定将大熊猫的形象改为手举金牌,意在鼓励竞争,凸显运动员的拼搏和竞争精神。”刘忠仁说,当时有一句口号叫“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”, “盼盼”的设计,打破了时代禁忌。他“冒险”用了手举金牌的大熊猫,也因此获得成功。

最终刘忠仁设计的大熊猫成为北京亚运会吉祥物,组委会将吉祥物命名为“盼盼”,并宣布它是一只雄性大熊猫。这也是首次给亚运会吉祥物定性别。

哪怕在亚运会结束后,“盼盼”的热度依然没有减退,有的企业家将企业命名为“盼盼”,声名遐迩的盼盼防盗门就是在北京亚运会后走进千家万户的;有的人给孩子取名为“盼盼”。“盼盼”也为成长中的中国增添了一份美好的心愿。

吉祥物代言人巴斯成为了大明星

除了设计图案,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还有“形象代言人”——大熊猫巴斯。

1984年,四川省熊猫保护区里,竹子大面积开花,熊猫遭遇了食物危机。4岁的巴斯觅食时被冲进水道,之后被村民救起,并辗转来到了海峡(福州)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。1985年5月30日,亚组委宣布,熊猫成为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,巴斯成为了“盼盼”的原型。

北京亚运会闭幕式上,刘忠仁见到了“盼盼”的形象代言人,并误以为巴斯是位“翩翩少年”。这个美丽的误会延续了20年,直到2010年巴斯30岁生日庆典上,刘忠仁才知道巴斯是“女儿身”。

巴斯的贡献不仅在于生动传神地诠释了“盼盼”的形象,她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。

1987年,巴斯造访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,轰动美国西海岸。200多天里她和250万游客见面,700多家媒体蜂拥而至。为了见巴斯一面,当地许多人愿意排队四五个小时。

在1991年的除夕之夜,巴斯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。

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直播中,巴斯在福州的分会场,再一次和亚运会亲密接触,成为耀眼明星。

2017年9月13日,巴斯因病去世,享年31岁,相当于人类108岁。

歌手都没想到这首歌会火

亚运会将在北京召开,这一历史性事件激发了中国音乐人的创作热情,一首首以此为主题的作品如雪片般飘然而至,《光荣与梦想》、《亚洲雄风》、《黑头发飘起来》等一大批优秀歌曲应时而生。

其实,《亚洲雄风》并不是北京亚运会的会歌,北京亚运会会歌是《高举亚运会的火炬》(《燃烧吧,火炬》)。可是《亚洲雄风》成为了当年亚运会的22首歌曲中,知名度最高、传唱度最广的一首歌曲。

《亚洲雄风》的作曲是徐沛东,作词是张藜,这两位在音乐圈都是大腕,有过多次合作。

词作者张藜在当时已经有传唱度很高的经典作品,他为热播电视剧《篱笆女人和狗》作词的《篱笆墙的影子》已经在全国传唱开来,这部电视剧的片尾曲《苦乐年华》也是出自张藜之手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两首歌曲的作曲,同样也是徐沛东。

《亚洲雄风》创作完成之后,徐沛东联系了刘欢和韦唯来唱这首歌曲。

为了录制这首歌曲,徐沛东在录音棚熬了两天两夜。刘欢当时又总是找不到感觉,徐沛东就专门为好酒的刘欢买了几瓶啤酒。这啤酒还真的起到了大作用,刘欢几乎是喝一口酒录制一句。因为啤酒的作用,刘欢在录制时一直处于亢奋状态,正好与这首歌的情绪匹配。

刘欢后来还演唱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,但他认为这两首歌因为是不同时代的特定产物,所以无法对比。他在一次采访中谈到:“1990年我们的口号是冲出亚洲、走向世界,那时候我们正在向全世界呐喊——世界,我们来了!”

韦唯当时接到徐沛东的邀请,要她来同时录制两首歌曲,一首是《亚洲雄风》,另外一首是《篱笆女人和狗》的续作《辘轳女人和井》的主题曲《命运不是辘轳》。韦唯对这两首歌曲有着自己的偏好,她觉得《亚洲雄风》比不上《命运不是辘轳》,她与刘欢都没想到这首歌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。

韦唯认为,《亚洲雄风》之所以能成为经典,主要还是社会背景的原因,“当时赶上中国第一次承办亚运会,这是头等大事、荣耀之事,国人都是万众一心。正是时代的需要,才让《亚洲雄风》成为了一首里程碑式的歌曲。”《亚洲雄风》后,韦唯和刘欢这对黄金搭档还携手演绎了两届全运会会歌。


标签: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