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孩子公交车上遭暴打:让孩子懂规矩,才是最好的保护
熊孩子公交车上遭暴打:让孩子懂规矩,才是最好的保护
01
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,让网上群情鼎沸。
4月27日在四川遂宁,一名7岁男童不安分地在公交车上闹腾,旁边的男子看不过眼,几度进行劝阻。
然而男童非但没有听劝,反而故意朝着男子踢了三脚。
男子顿时暴跳如雷,起身将男童抡了一圈并摔在地上,然后对着男童的头部跺了三脚。
车内的监控录下了事件的经过:
男童被一顿暴打过后,瘫坐在地上动弹不得,令人一时之间无法判断他的伤势。
随后警方在网上发出了通报:男童除了左脸擦伤之外,没什么大碍。
看来那名男子出手的时候还是留了分寸,否则以一个成年男子的体格,若是真的使了力气,无法想象男童会被打成什么样。
另外,打人的男子也被从重处罚,治安拘留15天并罚款。
事情发展到这里,其实已经告一段落了。熊孩子受到了惨痛的教训,而过度殴打未成年人的男子,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真要追究谁对谁错,也不太现实,因为双方都做得不干净。
总结起来不过两句话:
1、熊孩子确实该打。
2、但打得确实有点过了。
有网友认为,这个熊孩子确实调皮得太过头了:
还有网友认为,是熊孩子的父母没有把他给教好:
首先,打人肯定是不对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其次,小孩子家教不严、行为不当,其父母首当其责。
当孩子在家里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,出去一旦碰到情绪狂躁的垃圾人,挨揍也就成了必然。
有些罪本可以免,有些家长却亲手将孩子推进了火坑。
所以说,“熊孩子”都是被“熊家长”祸害出来的。
02
前几天,网友@上帝之鹰_5zn发布的一段视频,引发了热议。
一群孩童,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,用地上的鹅卵石打水漂,而旁边的几位家长视若无睹,完全没有要制止的意思。
在庄严肃穆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,打水漂、嬉戏打闹,本已是相当不妥的行为。
但这群孩童犯的错之所以严重,并不仅仅因为这一点。
最关键的地方,在于他们打水漂用的鹅卵石。
我们在视频中所见的地方,其实是纪念馆的一处大型组合雕塑,名为“古城的灾难”,官网对其的介绍如下:
这座雕塑名叫“古城的灾难”。它是由残破的“城墙”、残缺的“军刀”、“历史的桥梁”、遇难者的“头颅”、“手臂”等一个个单体雕塑,以及象征着遇难者累累白骨的鹅卵石和遇难者生命之火的“长明火”组合而成的。这座浮雕的寓意为:站在历史的桥梁上,回眸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古城南京的一幕人间特大惨案。
那一颗颗躺在地上的鹅卵石,象征的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骸骨。
如今却被孩童肆意踩踏、捡来打水漂。
在旁人看来,不可谓不心寒。
退一万步来讲,小孩子天性使然,暂不懂得敬畏历史,在某种程度上尚可谅解。
但令人实在难以理解的是,那群孩童的家长,居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侮辱历史,无动于衷、毫不作为。
有的甚至还跟着孩子一块儿“作恶”:
在这样的教育下,我们的下一代如何能够明白——
何为国殇?何为国耻?
连小时候都没有人教会他们敬畏与尊重,成年后便更加无法无天。
都说当今社会,熊孩子横行霸道;还有人说,我们的下一代“快要完蛋了”。
其实“熊不熊”、“完不完蛋”,都取决于家长的所作所为。
网络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问题,叫做“如何摧毁熊孩子”。
下面有许多网友回复了各种“狠狠惩治熊孩子”的经历,但其中有一个回复显得与众不同,并且获得了无数点赞:
“我觉得,摧毁一个熊孩子的最好做法就是——
给他最好的教养。”
没有比这更对的了。
03
我记得前段时间有一个这样的新闻:
合肥的某个小区发生了一起“高空抛物”事件,一名业主家的小孩从28层将啤酒瓶扔下楼,一共扔了15个瓶子。
玻璃材质的啤酒瓶,一个个在地上摔得稀碎,万一砸到人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所幸后来管理处在业主群里通报,这起事件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,但还是对此行为作出了批评与警告。
而肇事熊孩子的家长得知情况之后,马上在群内回复并道歉,还将自家熊孩子的屁股给打开了花。
根据现场图片来看,可以称得上是“伤势惨重”了……
有人哭笑不得,也有人直呼残忍。
这让我想起了某位网友的真实经历:
有天晚上他陪怀孕的老婆散步,有个熊孩子突然跑过来,用篮球狠狠砸中了他老婆的肚子(后来去医院检查了没事)。熊孩子的奶奶走过来,说了一句“小孩子不懂事”,就要拉着孩子走。
他刚想发火,没想到那小孩又抱起篮球朝他老婆扔过去。不过这次他有准备,在空中把篮球截住,顺势甩了回去,并砸中了小孩脑袋。熊孩子倒地大哭。
熊孩子的奶奶顿时炸毛了,大喊着“打坏了孩子怎么怎么样balabala” ……围观群众越来越多。这时熊孩子的爷爷过来了,问清原委之后,一把拉开熊孩子的奶奶,然后抓起熊孩子,对准屁股就是响亮的两巴掌,然后拉着回家。
熊孩子的奶奶还想说什么,他爷爷吼了一嗓子:“滚!别在这丢人了!”
当机立断,该教育则教育。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大快人心。
现在很多人不提倡“棍棒教育”。
认为小孩子要耐心教,不能随便打。
其实我也认同。对待孩子,确实不能动不动就打。
但是,让犯错的孩子懂得是非、分寸,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。
有时候迫不得已的“打”,真正意义并不在于“打”这种行为本身,而在于必须让孩子记住,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。
何谓“最好的教养”?
明辨是非,就是最好的教养。
04
知乎上有位叫@比利海灵顿的答主,讲过一个段子:
话说北宋年间,郓城有一书吏名曰宋江,因杀害了阎婆惜,要跑路出去躲风头。一路颠沛流离,天气又酷热难耐,只得躲到一大树下乘凉,不知不觉昏睡过去,却被一顽童用尿泚醒。
宋江也没说什么,给了那顽童几个铜板,便匆匆离去,继续赶路了。
李逵闻之,心想公明哥哥有难,急忙从梁山泊赶到郓城,但却不见宋江踪影。无奈只好返程,但天气酷热难耐,李逵便躲到一大树下乘凉,不知不觉昏睡过去,却被几个顽童用尿泚醒。
李逵醒来不明所以,但见几个光腚顽童嬉笑着来要铜板。李逵大怒:“兀那小厮,敢来消遣你黑旋风爷爷!”抄起板斧,将几个顽童全部砍死。
宋江的有意纵容,让泚尿的顽童误认为自己的行为可以得到奖赏,致使他们对脾气火爆的李逵故技重施,最终被统统杀掉。
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熊孩子在公交车上被暴打的事件。
抡起熊孩子狠摔、并猛踩几脚的男子,何尝不是那李逵?
不好好教育、屡屡纵容孩子犯错的家长,又何尝不是在无意之中,成了那误导孩童的宋江?
我还特意掐着秒表,计算了一下熊孩子被殴打的用时。从被拉扯、抡起、摔地、连踩,整个过程只用了3.59秒。
万一遇上的是个穷凶极恶之徒,在这不到4秒钟的时间里,熊孩子很可能就会因此丧命。
教养与是非观念,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多重要,我想已经不言而喻。
没有教养的孩子,如同一枚炸弹。遇见其它东西倒还好,若是哪天不凑巧,碰上了那么一两支熊熊燃烧的“火把”,触及了导火的引线——
保不准就把自己给炸了。
有句话叫,你不教育孩子,总会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。
你无法保证孩子日后遇到的都是善类,更无法预料那些情绪失控的垃圾人,会对你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。
惯子如杀子,溺爱与纵容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。
给孩子最好的教养,让他明辨是非,才是对他最好的保护。
唯有这样,你的孩子才能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社会,茁壮成长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