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最惨女性,终于被拍出来了
亚洲最惨女性,终于被拍出来了
这两天争议最大的电影,当属《我本是高山》。
当中将酗酒的父亲改为母亲这一情节,在网络上引起相当大的震动。
网友生气的原因,还是在于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实在很少见。
鱼叔昨天才聊过这部电影,还没看的可以翻昨天的头条回顾,今天就不做赘述了。
今天,想借一部电影聊聊农村女性的生存困境。
碍于经济问题,困于文化传统,她们的处境比城市女性恶劣得多。
不久前,一篇火出圈的报道就很让人震撼。
一位农村女性遭到强奸,求助无门,最终决定自杀。
而类似的情节,居然在一部越南的新片里得到了重现。
男性的放纵与逃离,女性的忍耐与沉默,更加符合人们对于农村生活的认知。
让人在看完之后,很难不发出一声叹息。
《璀璨的灰烬》
Tro tàn rc r
这是今年一部备受国际赞誉的越南电影。
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,并代表越南角逐明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。
电影改编自越南女作家阮玉图的小说。
她的作品大多关于湄公河岸的乡村生活,并关注越南女性的处境。
提起越南电影,人们大概率最先想到的,是陈英雄导演的那部《青木瓜之味》。
娇俏灵动的少女,清新却又暧昧的氛围,极具东方意蕴之美。
本片的画风,也很美。
满眼翠绿,简朴木屋,潮湿葱郁的东南亚乡村风情呼之欲出。
片中还有许多富有越南特色的人文场景。
像是女性们围在一起制作香蕉干,别有意趣。
整部电影,格外有一种清新的味道。
哪怕是激情戏,也丝毫没有腥膻感。
深夜的河面上,繁茂草丛深处,一艘小船伴着水声微微晃动。
澎湃的欲望,我们看不仔细。
倒是随波摇晃的那一双盛满碎光的双眸,让我们看得明明白白,十分动人。
片中的女性并非珠光宝气或时尚精美的打扮,反而总是汗津津的模样。
但那种质朴美感却怎么都掩盖不住。
尤其是电影中一场婚礼。
穿着简单白裙的女孩坐在小船上缓缓前行,接受两岸村民的祝福。
头上的白纱,手里的捧花,面前的红绸,还有温暖的阳光,都衬得女孩娇俏美丽。
然而,这部场景美、人也很美的电影,故事却一点也不「美」。
而是十分另类、拧巴,甚至有点儿猎奇。
故事的主人公,就是那个举行婚礼的女孩,名叫阿侯。
她的丈夫阿唐是个怪人,总想当一海上野人。
阿唐是捕鱼工,常常出海。
每次结束工作,都会来到海上的一个铁皮屋。
在这里,阿唐喜欢赤身裸体,喝的醉醺醺,沿着海上钢丝走来走去。
别人看着危险,他却觉得自在。
阿唐不爱说话。
从电影开篇两人见面,到后来在船上深夜「交流」,再到结婚。
阿唐都没有和阿侯说过话。
他睡觉也喜欢在客厅的吊床上,把自己裹成蚕蛹。
面对这样的丈夫,阿侯竟然没什么抱怨,好像还过得有滋有味。
阿侯是有孕在前,结婚在后。
在成为一名妻子的同时,她也成了一名母亲。
既要照顾女儿,还要照顾婆婆,生活很忙碌。
不过,因为阿侯实在是太喜欢阿唐了,所以也毫无怨言。
阿侯还有一个小伙伴,一只会说脏话的八哥鸟。
还没结婚前,爸爸嫌弃这鸟又聒噪又没素质,让她扔掉。
不愿意的阿侯没少挨打。
成了家,她就可以正大光明养着了。
与丈夫相反,阿侯是个话痨。
丈夫在家的时候,她就旁边碎碎念。
丈夫要是不回家了,她就发短信。
像是写日记一般,事无巨细向对方汇报生活中的细节,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。
这般看下来,虽然和一般夫妻有所不同,阿侯的婚姻好像也挺和谐?
但,为什么是疑问句?
因为阿侯和阿唐说的10句话里,有8句都是关于另外一个女人。
村子里,有一个大美女,名叫阿颜。
她是阿唐的青梅竹马,也是阿侯的情敌。
阿侯有多讨厌阿颜呢。
她每天不遗余力地教八哥说阿颜的名字。
这样连起后面的脏话,就有一种阿颜被骂的暗爽感。
但奇怪的是,阿侯总是没事儿就去找阿颜。
和她学做饭,看她给女儿做衣服。
为的,是以此来勾住丈夫多多回家。
我煮的鱼汤是不是很合你口味?
是颜姐叫我这个做法的。
而且,阿侯给丈夫发的短信里,也多半和颜姐有关。
讲阿颜过得有多好,讲阿颜的丈夫多有福。
也不知道是为了刺激丈夫,还是自己。
不过,阿颜的生活真有那么好吗?
这部电影,看似是在讲阿侯的另类婚姻故事。
但实际上要说的,还有其他几个女性。
一个就是阿颜。
她长得漂亮,贤惠能干,是村里多少小伙儿的心仪对象。
不过,她却嫁给了一个十分木讷的男人。
虽然电影中并没有讲明二人为何结婚。
但从平日里两人生活的细节,不难看出,夫妻之间是充满爱的。
只是,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。
阿颜的女儿因为意外,溺水身亡。
女儿的离去,彻底改变了夫妻二人的状态。
丈夫变得更加沉默寡言,而且迷恋上点火带来的快乐。
一开始是烧自己,后来是烧房子。
阿颜则是一味地顺从丈夫。
哪怕家里经过反复燃烧,只剩灰烬。
这次他又在阿颜做饭的时候放火了。
灰烬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少。
在最近的火灾之后,我们只能收集几篮灰烬。
除了阿颜,村里还有一个疯女人。
十几年前,她惨遭强奸。
虽然强奸犯被关进监狱,但她还是受到不小刺激,精神有些不正常。
如今,强奸犯刑满释放,偷偷跑回村里,跟着村里的法师念佛悔过。
但没想到,疯女却一心想要嫁给他。
一个需要用其他女人来留住丈夫的阿侯。
一个遭遇意外,丈夫发疯的阿颜。
一个具有明显斯德哥尔摩心理的疯女。
不难看出,这部电影是想从这些「另类」的故事中,去展现农村女性的生活现状。
有意思的是,电影里的男性角色似乎表现得更为痛苦与疯癫。
像是阿唐。
婚姻中,他好像是最不幸的那一个。
因为他从未爱过阿侯。
两人结婚,是因为一次喝多后与她发生关系,有了身孕。
面对阿侯言语刺激和挑衅,也显得更为愤懑。
阿唐要发泄。
于是,对着阿侯沉默无言,实行冷暴力。
于是,他成为海上野人,灌醉自己,逃离一切。
连老婆生产也不管不顾。
还有,阿颜的丈夫。
他恨女儿死去时,自己的无能为力。
于是,他也选择灌醉自己。
又用火烧的疼痛来虐待自己。
但这还不够,时刻在身边的妻子,充满孩子生活痕迹的房子,都是让他痛苦的来源。
所以他要烧,把火烧的旺旺的最好。
至于那名强奸犯,他不懂为什么疯女会想要嫁给自己。
但他知道这都自己造下的孽。
所以他悔过,他出家,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歉意。
故事里的这些男人,都在用不幸鞭笞着自己,直至疯魔。
好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那个人。
有了这样的借口,从此便不再体会别人的感受。
可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,为何要强调男性的痛苦?
因为他们越是在发泄痛苦,就越彰显了女性的不易。
这三个男人的癫与痛,甚至包括忏悔,都是逃避与不负责任的外衣。
阿唐就是典型。
他用对阿侯进行冷暴力,目的是为了无声痛斥阿侯毁了自己的感情。
可是,他从未意识到,或者说是根本不想去想,如果不是他主动扑倒阿侯,事情也许就不会有后续。
说白了,一切都是阿唐最无能的发泄。
其实,阿侯又何尝不是更痛苦的那一个。
被发现怀孕后,第一时间就挨了家里人一顿毒打。
只是,她的苦却无处可以逃避,也无处可以发泄。
那个疯女也是如此。
我们始终不能理解她对强奸犯的感情究竟缘起何处。
但是,我们从她当下的生活处境也不难看出:她太苦了。
年岁不小,却没有成家,想必是与曾经的遭遇相关。
而且,村民总是在她背后嚼舌根。
如今,始作俑者回来了,疯女是不是会认为,终于有一个合情合理的人可以接纳自己了?
所以她总是出现在强奸犯左右,想要引起他的注意,想要做些什么。
可是强奸犯呢?
说是要对曾经自己的暴行赎罪。
但他连一句道歉也没有对疯女说过。
什么诵经赎罪,只不过是他继续逃离现实的借口。
就像那名法师所言:
一点好事都没做。
有人正在溺水,你念你的救苦真经,能把人救上来吗?
你得亲手把他们拉上来!
而这些逃避的行为,实际上也是将痛苦转移到女性身上。
阿颜的丈夫,在外面做工。
阿颜要一边张罗家里杂货铺,一边做家务干农活。
还要给丈夫送饭。
说到底,女儿的离世是一次意外。
悲痛是必然的,但生活总要继续。
可丈夫只是一味地任自己发疯。
他从未想过,阿颜看到他身上烧出来的伤疤时,心里是什么滋味。
或者,他知道。
只是想拉阿颜一起,被痛苦淹没,而找到心理平衡。
可悲的是,身在其中的女性会全盘接受这些情绪。
就像阿唐每次借买东西的机会,假装车子故障,偷看对岸的阿颜。
阿侯也只是在旁边看着,默默忍受。
她们甚至还自觉地将男性强加给她们的痛苦转化为自身的错误。
阿颜就始终认为,女儿的溺水,全赖自己疏于照顾。
而丈夫变得疯狂,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她。
所以丈夫越痛苦,她越自责。
阿颜每次都带着女儿的遗物,一个人住在偏房,等丈夫把房子烧了,再起来收拾残局。
阿侯曾有一次问她:
为什么你要忍受这些?
阿颜回答:
我上次看到他这么开心,已经有段时间了。
就这样,在不知不觉中,她们本身的痛都被隐匿了起来。
同样被隐匿的,还有她们的渴望。
阿侯曾以玩笑的态度,和阿唐说起过再要孩子的事情。
每个见到的人都问,你是不是又怀孕了,脸色那么差。
真是太搞笑了。
只有一个小孩,我都忙得不可开胶,更别提再生一个了。
阿侯说的只是养孩子吗?
我想不是。
结婚这么些年,孩子都6岁了,阿唐从未和她同屋睡过觉。
两人之间甚至完全不谈性字。
唯一的X字,还是从鸟嘴里说出来。
为什么?
为什么要忍受?
为什么不离开?
且不说整个东亚女性的处境如何。
她们生活在越南一个贫穷的村庄中,一代又一代的传统理念延续下来。
离开,可能就不在她们的生活选项中。
如果我走了,谁来为他建一所房子让他烧?
万一放火烧了邻居家,那就更糟糕了。
电影最后,阿颜的丈夫再次点燃房子。
这次阿颜选择和房子一起燃烧。
阿侯看着熊熊火焰,依旧以短信的方式向丈夫描绘眼前的场景。
我只希望你对颜姐的爱
也在那火焰中烧成灰烬
阿唐倒是直接从海上回到家中,也终于和阿侯说话了。
可阿侯并不开心,甚至崩溃大哭起来。
她不知道自己是在为死去的阿颜伤心,还是在为自己而悲哀。
但,阿侯什么都没说,只是默默地自我吞噬痛苦。
最终,生活再度回归平静。
而看着与火焰一起燃烧成灰烬的阿颜。
可能就是这些女人一生中,最璀璨的时刻。
全文完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