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坚真:原广东省委书记,19岁参加革命,70岁主政广东,85岁去世
李坚真:原广东省委书记,19岁参加革命,70岁主政广东,85岁去世
读者朋友们,在阅读文章之前,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,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,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,感谢您的支持。
1930年6月,李坚真接到了向领导汇报工作的通知。
李坚真日常工作做的极佳,接到通知后,便毫不犹豫向汇报地点出发。
谁知到了地方,竟然见到了毛泽东同志:“首长好!我是李坚真,是来向您汇报工作的。”
李鼎丞也笑吟吟地开口:“首长,这就是我给您说的那位群众工作做的特别出色的女同志。”
毛主席想起李坚真的大致情况后,毫不犹豫的向他竖起大拇指:“你这个女同志,可相当不简单哪!”
能得到这样的夸奖,李坚真无疑十分出色。
那么,出生童养媳的她,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我们的部队干部的?毛泽东同志为何对其如此盛赞?我们不妨来看看。
觉醒的“童养媳”
广东的坚真公园里,有一座雕像十分显眼:雕像的整体形象是女子身穿军装,骑着骏马,一手持着望远镜,一手紧紧拽着马绳,看上去十分肆意。
这座雕像,就是为了纪念革命老英雄李坚真同志所建立的。
李坚真的一生十分传奇,她的原生家庭特别特别的贫困,出生在深冬的她更是从小瘦弱可怜。
李坚真的父亲抱着小小的女儿,露出了凄苦的、饱经风霜的面孔。
李家此时已经吃不上饭了,看着女儿乌青的小脸,李父终究是咬了咬牙,决定为她谋一条出路。
李母哭的泣不成声:“他爸,我求你,不要将她送走,她还那么小……”
李父抿了抿唇:“就是因为她小,今年收成不好,总得让她活着吧……”
李父含泪将仅仅只有八个月的李坚真,卖到了隔壁的村庄做童养媳。
李坚真是幸运的,她所来到的朱家虽然也不算太富裕,但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待她非常好。
她的婆婆从李父手中接过了瘦弱如猫儿的李坚真,从此把她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女儿。朱家父母嘱咐儿子:“这是你将来的媳妇儿,你现在就要负起责任,好好对待她,知道吗?”
李坚真的“小丈夫”摸摸李坚真软乎乎的小脸,虽然年幼的他还不懂得什么叫媳妇儿,不过此时也握紧了小小的拳头,坚定地说:“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,娘你放心!”李坚真就在朱家平平安安地长大了。
不过农村的小姑娘地位不高,加上李坚真是买来的丫头,所以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干活。
李坚真勤快勇敢、干活麻利,无论是烧水做饭,还是上山打猪草,她都完成的非常好。
一转眼,李坚真也到了十四五岁的年纪。为了补贴家用,李坚真的公公外出打工,她的丈夫也离开家乡去外面读书了。
家里没有青壮年劳动力,所有的重任都落在了李坚真一个人的肩膀上。
一天下完地的李坚真走在回家的路上,精疲力竭地她恍惚地看着远处的夕阳:“为什么要说女娃娃不值钱呢?”
随着一天天长大,李坚真的心理发生了改变。她从心底里慢慢萌生了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冲动:“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呢?到底怎样才能改变我的命运呢?”
李坚真没想到,她心心念念改变命运的机会很快就要到来了。李坚真19岁那年,彭湃同志发动农民运动的消息,从如同春风般温暖了李坚真的心里。
那时李坚真的表哥在洋学堂念书,便邀请彭湃同志到李坚真家去借宿。
在李坚真家的后院里,彭湃同志在此处召集会议,商讨成立农民协会的相关事宜。
彭湃
看着懵懵懂懂地李坚真,彭湃同志格外有耐心,他告诉李坚真:“农民要想过上好日子,就一定要齐心协力组织起来跟地主对抗!”
没读过书的李坚真认真地点了点头,随后又摇了摇头:“你说的好像很对。但是我不明白,组织起来?什么叫组织起来呢?”
彭湃同志看着李坚真认真的眼睛,笑了:
“组织起来就好比5个指头握成拳头。我们每个指头打人都没有劲儿,但一旦我们握成拳头,就有了力量。我们如今成立农民协会,把地方农民组织起来,就好像把一根根指头握成了一个大拳头,这样我们才有力量,可以跟那些大地主们进行斗争!”
彭湃同志的比喻生动形象,李坚真也认真地点了点头。只见她似乎想说什么,手指紧紧的攥着衣角,彭湃同志笑眯眯地看着她:“有什么问题就放心大胆问,我们都是一家人。”
李坚真掐了掐大腿,强迫自己胆子大一些:“我是想问……我们这种农民出身的女人,也可以组织起来吗?”
彭湃同志突然肃了脸色:“我们要解放,就一定要坚持男女平等。而坚持男女平等,我们就必须组织起来。”
彭湃严肃地给李坚真讲述了许多地方妇女参加革命的故事,李坚真听的格外认真,眼睛也一点一点亮了起来:“这是真的吗?真好!真好啊!”
彭湃
彭湃在李坚真家借宿的那几天,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作为李坚真革命引路人的彭湃,也给李坚真做了极好的表率:
李坚真家里很穷,不过为了招待客人,还是给彭湃同志们蒸了些米饭。
可彭湃同志看到李坚真他们自己吃的是番薯后,坚定地拒绝了米饭,表示自己要与大家吃的一样。无论怎么劝,彭湃同志都不肯妥协。
这一点让李坚真极其敬佩,所以在接下来的农民运动中,对彭湃同志的工作非常支持。
1926年的夏天,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,在蕉头窝以及附近几个村庄相继展开。
在李坚真的带领下,村庄里很多与李坚真命运相似的童养媳们,也纷纷加入了农民协会。
经过大家的推选,李坚真成为了村农民协会小组长,随后又被选作区农民协会委员,负责当地农民运动的宣传工作。
白天李坚真就在村子里劳动,晚上就与协会成员一同翻山越岭动员妇女参加农民协会。
李坚真虽然没读过书,但为人十分聪慧。
她将朴素的革命道理编成了一支又一支的山歌。山歌所到之处,到处洋溢着中国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。
李坚真出色的表现,也被党中央看在眼里。这也是为何1930年春天,毛主席在听说李坚真开展群众工作与土地革命很有一套后,对她大加夸赞的重要原因。
李坚真的不简单,不仅仅只体现在土地革命时期,在长征路上的李坚真更不简单。为什么这么说?
长征路上的英雄女红军
1934年年底,李坚真也随着诸多革命战士,一同踏上了长征之路。
长征路上的大部分女同志都被编在了干部休养连,李坚真正是这只特殊连队的指导员。
在青杠坡战斗中,敌人出乎意料地突破了红五军团的战线,连带着将干部休养连的行军队伍也破坏了。
干部休养连里不仅有红军女干部,有许多担架上的伤员与珍贵的战略物资。这支战斗力不强的队伍,一时之间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。
随着枪炮声越来越逼近队伍,李坚真当机立断,带着许多红军女同志们勇敢地背着伤员物资撤离……
谁知她们却被一条河拦住了。李坚真咬咬牙,带头跳进了河沟里。
其余的女同志看到这样的场景也纷纷下了河,这群柔弱的女子们就这样冒着生命危险,将伤员一个一个的就这样运送过了河。
不仅如此,在一次与敌人的意外遭遇战中,休养连队不幸脱离了红军主力。
与此同时,负责保护休养连的军委警卫营,却迟迟没有跟上。
敌人很快侦查到了孤立无援的休养连,带着武器气势汹汹的包围了这个极为特殊的连队。
在发现敌人出现后,李坚真第一时间将所有的女红军集结在自己身边。
她一边对敌人发起攻击,一边带着战士们向深沟转移。敌人岂会让我们这么容易逃离?很快端着枪冲了过来。
李坚真第一时间给休养连队的战士们下命令:“你们几个快利用附近的掩体,对敌人进行阻击!”
李坚真的安排是对的,带到敌人靠近,许多红军同志对敌人开了火。敌人见我们火力不弱,便开始想办法靠近我们,采取近战的手段。
如此危急的情况,一直持续了半个多小时。半个小时后,军委的警卫营赶来,很快牵制了敌人。李坚真这才松了一口气,连忙护送着女同志与伤员们向深沟里撤去……
李坚真
后来有人问李坚真怕吗?李坚真只是笑了笑:“这有什么怕的?我对党有坚定的信仰,对党的事业同样充满信心。”
我想,正是这种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乐观的精神,才是李坚真被我们称作“女神”的重要原因。
用“廉”书写一生的浩然正气
我们前面提及,彭湃同志对李坚真的革命生涯影响极深。彭湃先生的廉洁与爱民之心,如同一盏灯火照亮了李坚真的一生。
她也用一生,证明了自己骨子里的浩然正气。
建国后的李坚真作为国家干部,生活依然非常简朴。不出门时,她常常在家穿着一身非常老旧的睡衣。
只有出门的时候,她才会穿戴整齐。不过数来数去,李坚真也不过只有两套像样的衣服。
在发现李坚真不论是开会、接待、甚至出国访问都只有这两套衣服后,她的孙女婿便张罗着为她准备几套新衣服:“奶奶,我今天出门预备给您买几套衣服,您有喜欢的款式吗?”
正在沙发上看报纸的李坚真笑了:“不用了孩子。我的衣服还都可以穿呢,特别是我的衬衣,破了之后补一补,穿在里面,谁又能看到呢?只要外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。”
李坚真的节俭不仅仅在衣服上,她家里的桌椅板凳都用了几十年,甚至李坚真用的毛毯,都是当年她结婚的时候,组织分配给他的。而这一条毯子,李坚真足足用了57年……
1971年,李坚真不幸被确诊为膀胱癌。癌症需要定期的治疗和复查,治疗过程也非常痛苦。
李坚真在与病魔做斗争的时候,依旧承担着繁重的工作。
为了群众工作,她常常不顾生病的身体,整宿整宿的加班,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。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1929年,李坚真离开了家乡,投入了革命。直到1973年12月14日,她才决定重回故乡。
家乡的公社领导得知了这一消息,预备从救灾款中拨出400元帮助李坚真修缮被国民党反动派毁掉的房屋,对此李坚真大发雷霆:“立刻将这笔钱收回来!每一笔救灾款都是拿来救命的,这样的行为是坚决禁止的!”
随后公社领导邀请李坚真去公社食堂用餐,在李坚真地特意强调下,这顿午饭吃的非常朴实:“这才对嘛,要我说我们都是自家人,简单的吃点说说话才有趣。我们家乡的底子还很薄,何必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,加重群众的负担呢?”
在自己的从政生涯中,她一直严于律己,通过言传身教,引导家人和工作人员坚守初心,不忘党带给我们的巨大改变。她也常常将“要为真理而奋斗”挂在嘴边。
1979年,年过七旬的李坚真,在广东省第5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当选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、党组书记。
那时候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办公场地,在中山一路的省政府会议招待所的2楼。这里十分破旧,仅仅只有8个房间。
在看过办公场地后,李坚真将最大的房间定为了会议室,其余几个只有15平方的房间就当作办公室。办公室的空间极为狭窄,小到连大家转个身都是非常困难的。
条件如此艰苦,李坚真却没有丝毫怨言,始终带领省人大常委机关的一班人,在此兢兢业业、积极探索,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地方立法,包括干部提拔任用等方面的制度,为全国各地的人大机关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可以说从1979年12月到1983年4月,李坚真在担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,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群众的力量,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,积极探索,最终积累了许多相关的工作经验。
这些经验也对省人大常委会的创建,至关重要。同样也为省人大常委会的将来,夯实了地基。
1992年3月30日,老红军李坚真在广州永远离开了我们,享年85岁。
纵观她的一生,虽然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,但她却选择走上了一条光明、崭新的道路。
在红军长征的洪流中,这位女红军用她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,向我们展示了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精神。
在新中国的建设中。这位女干部也用她呕心沥血的工作态度,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干部互帮互助、团结战斗的阶级友爱精神。
她是女英雄,也是革命历史洪流中一颗不灭的“女星。”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