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就爱生活 > 生活 > >正文

​刘方视觉刘方老师简介(成就感才是持续的动力)

摘要刘方视觉刘方老师简介(成就感才是持续的动力) 刘方是那种有新的想法就要马上尝试的人,一旦验证靠谱,立刻落地执行。不过,他并不是被想法左右的人,审慎的作风和张扬的才华在...

刘方视觉刘方老师简介(成就感才是持续的动力)

刘方是那种有新的想法就要马上尝试的人,一旦验证靠谱,立刻落地执行。不过,他并不是被想法左右的人,审慎的作风和张扬的才华在他身上共存。

他自幼学习音乐,“乐感很好”,但没有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。在他眼里,“不存在天赋这件事”,音乐方面的成绩不过是因为“父亲从小强加给我充满严肃音乐的成长环境”。

涉足摄影行业,是巧合;而在这个行业坚持了10多年,更多的是成就感使然。灯光、构图、质感,在他的作品中释放着的完美张力,在同行和客户眼中,这就是“天赋”。

但他却认为,“刻意的练习”是比天赋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。“摄影是我的工作,若谋生的活都干不好,那我不是一事无成了么?”追寻人生的高光和意义,它是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“刘方成为了一个牛逼的人”的结果。

360截图20230319152643331.jpg

如果开咖啡馆,我也会成功

在刘方的工作室,我们和别人聊天。聊到音乐时,一直坐在旁边的刘方插话进来说:“我原来是学钢琴的。”他举起拿相机的手给我们看,手指修长。

生长在江苏省演艺集团家属大院里的刘方,从小接触了太多与艺术有关的可能;学钢琴、学画画、玩设计,一路走来的各种经历,给了他太多选择的方向。“如果重拾钢琴,我一定会在音乐界小有成就。”他在微博上多次强调这一点。

但现在,他是摄影师刘方。

“我做数码摄影比较早,大概2002年左右,社会上主流的还是胶片摄影。那时我大学还没毕业,工作室就我一个人,甚至还被美院的同学嘲笑说那根本就不算工作室,顶多就是个暗房。但就是那时,很多人在网上看到我晒的照片,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。”

在刘方的自述里,入行摄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。从业十几年,他在业内也有了些名气;特别是在商业摄影这一块,刘方的名字在南京乃至全国,都算得上一块招牌。

与大多数信仰“兴趣是最好动力”的人不同,刘方说他并不热爱摄影。他在微博上写道:“人人都跟我说,要坚持最初的梦想。我偶尔翻到2004年我大学毕业时写的一小段,忽然想起来那时做摄影,目的是为了用自己赚的钱给一个朋友家里买台热水器。”

360截图20230319152652897.jpg

“我不喜欢摄影,我喜欢的是工作。如果开家咖啡馆,我相信我也一定能成功。我要的是成就感,成就感来源哪里无所谓。”

摄影中,有自己的故事和爱

摄影是很私人的事情。在刘方的创作中,人像摄影偏多,因为人像有更大的创作空间,可以传达更多信息。不过,他也不排斥静物和风景的拍摄,只要不是单纯的静物就好。

刘方很喜欢美国摄影大师安安塞尔·亚当斯的一句话,“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。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,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、看过的电影、听过的音乐、爱过的人。”他也一直这么去要求自己的创作。

“被拍摄者的性格我不知道,我表达的都是自己的东西,很主观,我拍不到别人的心里,我只能拍到自己的心里。”

“一般情况下,和模特交流和拍摄的过程不会太长,在很多时间内我不可能完全去认识对方,我能用图片表达的是我眼里对方的样子。”

360截图20230319152700787.jpg

人对人自己的认识,只是一种习惯,没有用一种打开的心态去看一种东西。摄影师的艺术创作过程,就是帮助对方打开自己,寻找到自己的另一种形态。这个过程,需要模特也参与创作中。所以,摄影是一件双方都要来付出努力共同完成的事情。

刘方强调,“摄影师和模特同样重要、同样需要负责。”他打比方说,某个人一直就觉得自己穿西装特别难看,有一天穿上大家说还可以,那自我感觉会一下子好起来。

好玩,比什么都重要

刘方曾做过一组主题为“满汉全席”的照片,这是刘方一直做的装饰系的一个新系列。

在此之前,他曾经在室内和外景都做过装饰系,而“满汉全席”就是用食材做创作主题的一个全新系列。“在中国应该很少有人把食材用来作为人的装饰,当时想到这个点子时自己就很兴奋。”

我们问他这组创作想表达什么时,他答得很质朴:“没有什么特别的,就是好玩。我大学的专业是视觉传达,只要符合美学和视觉原理,一切枯燥的东西都可以做得很好看,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单纯的艺术创作。”

从论坛到博客、微博、微信,刘方赢得了众多粉丝。不同于摄影专业出身的摄影师,刘方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视觉传达专业,他看待摄影的方式也是从美学角度出发,只要符合视觉和美学原理,枯燥的东西在他的镜头里也可以拍得很美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摄影对刘方而言,不是单纯的商业创作行为。

360截图20230319153407408.jpg

在进行样片创作的时候,他是自由的;而在样片执行和标准化方面,又是一丝不苟的,容不得半点改动。这样,既能够实现创作的丰富性和艺术性,又在拍摄时保证了高质量和高效率,同时也控制了成本波动。

“我不想我的工作室做的规模有多大,那样的话,我会特别累,也就不会有闲情逸致停下来做个‘满汉全席’之类的东西。而且做商业,在国内最佳的地点还是北京和上海,但这两个地方我都不是很喜欢。其实做人做事,舒服最重要,金钱什么的我不是很追求。”

在他看来,艺术创造更好玩,他乐于主动调整工作室商业模式。

踩坏脚踏板的旅行

刘方的游历,远胜常人。他认为,旅行的意义就是随便走走停停,然后去发现自己热爱的风景,去尽情享受美景。除了爱好之外,这也是一个摄影师必要的积累;走过的路和看过的风景,也会在照片中得到体现。

曾经,他在阿联酋骑骆驼,越野穿过沙漠;也曾经,因为匈牙利司机一句话,临时改变路线去维也纳,参加莫扎特逝世210周年的纪念活动;还曾经,准备穿行欧洲,却在第一站法国就遇到大罢工,铁路、公路运输都终止,一路搭车拼车完成旅行。

比起欧洲,刘方更喜欢东南亚,泰国尤甚。他说,比起欧洲,东南亚更让人觉得亲近,毕竟有着相似的历史,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。相对于大多数人的观光,刘方更愿意去看一些历史和人文,去印证这个国家或地区曾经发生的事情,去考证当地的历史。

受《古老的素可泰》的启发,刘方对素可泰王朝产生了极大兴趣,特别是对于书上封面的那尊佛像充满憧憬。他把这段旅程,当作是追寻素可泰王朝当年辉煌的朝圣。

素可泰作为泰国的古都和古城,曾经被废弃过,交通不是很方便和发达,而佛像的位置又在素可泰的郊区。所以刘方从清迈出发,可谓是几经周折,先火车,再汽车,最后甚至是用上了脚踏车,才找到那尊佛像,在返回的时候,连脚踏车都坏了。

不过,在找到佛像的那一瞬间,成就感难以言表。

360截图20230319153417990.jpg

若没有被挖掘实现价值,天赋就无意义

城品:外界一般会评价你是一位有天赋的摄影师,你对天赋的理解是怎样的呢?

刘方:我认为不存在天赋这件事,做成、做好一件事的关键是努力,持续的努力。

城品:所以,你觉得如果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天赋,也是可以选择摄影这个行业的?

刘方:当然,我觉得我在摄影方面不存在摄影天赋,完全就是靠“笨鸟先飞”。如果非要说天赋的话,我觉得更擅长的部分是音乐。

城品:所以你更愿意把天赋理解为在某个领域的擅长?

刘方:对。我们大多数人,出生的时候,智商、情商相差是不会太大的,所谓的天赋,成长环境和后天努力都相当重要。就我自己而言,我父亲是做音乐工作的,所以我从小就浸淫在充满严肃音乐的环境中,这样就自然会比周围的人乐感好一点。

城品:在你看来天赋就是可以被培养的?那你觉得自己身上有没有存在其他天赋的可能?

刘方:每个人的身上应该都是有无限“可能”,我觉得我也是。但若没有被挖掘,“可能”没有变成一个可实现的结果,我认为那就没有任何意义。

城品:如何解释你所谓的“意义”?

刘方:举个例子,“创意”和“狂想”。“狂想”可能原始人都会有,而“创意”就是把“狂想”真正落地于可执行的层面,所以只有“狂想”,就是无意义。

城品:如果不需要天赋,你觉得做摄影比较重要的部分是什么?

刘方:审美吧。在摄影上,技术不是问题。审美跟你的成长经历、生长环境、知识构成等各个方面,还有兴趣爱好,都有关系。

城品:你是怎么理解审美的?

刘方:审美真的是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。有一种主流的美,还有一种就是自己认为的美,看你是做哪一行的。如果做艺术摄影的话,自己觉得美就可以,反正也不需要考虑太多挣钱的事;但如果做商业摄影,主流审美就很重要。有的人不关注主流审美是什么,样片怎样他就怎样拍,没有自己的想法。在做团队的时候,太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行,完全没有也不行。

城品:音乐上的擅长对你做摄影有帮助么?

刘方:我觉得帮助体现在两方面。首先,艺术创作是把从非理性、非逻辑的东西,心中的故事、情绪之类的去具象化,在这方面,音乐和摄影是共通的。其次,音乐对我的逆商有很大帮助。一般人遇到困难,可能会寻求一些比较负面的排解方式;而对我来说,只要有音乐,很多困难就能被自然疗愈。

城品:在音乐和摄影之外,你最想拥有什么才华?

刘方:我这个人好奇心比较重,别人会而我不会的,我全都想要。当然,我有可能学不会,但我比较喜欢结交一些有“他们会但我不会的东西”的人,所以我在行业里的朋友不是特别多,因为他们会的我也会。我外行的(摄影圈外的)朋友特别多,比如做陶艺的、画油画的。

城品:如果可以拥有一种超能力,你想要什么能力?为什么?

刘方:机器猫里的任意门,你想去哪里开了门就可以去,也不为什么,就是玩儿。如果有了这件东西,时间成本就会很低,做很多事情就会特别有效率。你想到哪儿去,不用在路上浪费时间。

城品:对你来说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?

刘方:目前来讲,还是工作。随着年纪大了以后,对于工作的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会越来越低,我有一颗还想折腾的心,所以现在比较在乎的是工作。现在不像20多岁的时候,这种工作的欲望会再低,所以比较珍惜。

城品:你是怎么保持工作热情的?

刘方:有同样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,互相感染和打鸡血特别重要。

城品:在你的工作中有没有低潮期?你会怎么度过低潮期?

刘方:自己扛,死磕。

城品:对于新进入这个行业的人,你有什么话跟他们分享?

刘方:十年前,我们还在考虑地域差异的问题。总有人跟我说,沿海城市拍出来的片子,很多时候在内陆城市不能接受。但是现在,互联网的信息时代到来以后,不管是青海人还是上海人,他只要有一台智能手机,接受的东西都是一样的。我觉得每一个消费者的审美都提高了,接受新事物更简单了。所以我们摄影师更要走在最前端,要有自己的想法,这个很重要,不能人云亦云。

城品:你现在处于什么人生阶段?

刘方:从工作角度讲,前一个十年是成就自己的阶段,现在是成就大家的阶段。

城品:如果时光重来,你还会选择现在的路吗?

刘方:不会。不一定会选择什么,但我绝对不会选择现在的路,因为这条路太辛苦了。

当然,可能选了别的路也很辛苦,但是可以换一种辛苦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