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天这样很难收场
五月天这样很难收场
五月天被质疑假唱这事,承包了今天一半的热搜。
话题从周末开始发酵,原本只是网友和乐迷的讨论,到现在监管部门都已经下场。
这次风波,很可能成为娱乐圈的一个里程碑事件。
即——
对假唱的不满,从议论纷纷,到集中爆发,最后是监管落地和常态化。
从今往后。
将假唱习以为常的艺人和行业,都不得不重新掂量掂量了。
01
真的假唱?
目前,这件事尚未有定论。
前天五月天经纪公司发文否认。
今天阿信在生日发文 " 做好自己 ",疑似回应此事。
但网友已经有了自己另外的判断。
最早是现场歌迷感觉到不对劲。
然后 b 站 up 主 @麦田农夫 利用软件进行技术分析,发现演唱会部分的歌曲用的是以前的录音。
对比现场真唱和假唱歌曲之间的声线,阿信像是从松弛的大叔慢慢回归到了紧致少年的声音。
甚至,他将五月天在上海、北京、香港同一首歌的三个现场版本放在一起对比。
发现这三条音轨几乎一模一样。
在这场 " 真假美猴王 " 之辩里,关于专业的讨论也出现了不少。
比如演出时歌手运用了 " 垫唱 "、" 半开麦 ",这算不算假唱?
网友还扒出了一条旧闻——
在 16 年前的厦门集美演唱会上,就有五月天的歌迷发现破绽了。
到了 2023 年,这个问题还是依旧出现。
更多网友放出自己的现场录制的视频,不用听也能发现其中的破绽——
人声部分还在 " 唱 ",阿信却忘记哪个手拿麦克风了。
在舞台上,阿信与玛莎、怪兽一起又唱又跳,却声音稳得出奇。
不仅没有喘气,就在做大幅度的动作时,声音一点波动都没有。
以及,在上海演唱会与告五人的合作《知足》,阿信忘记自己唱段,在开口唱歌的时候,话筒里只有潘云安的声音。
舆论积攒到今天这么强烈,并非偶然。
02
卑微听众的爆发
事件的另一个背景——
《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》《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》出台后,假唱有可能涉嫌商业欺诈,很有可能是一种违规违法的行为。
就连五月天的粉丝也很难相信,这个从小听到大的乐队,会突然陷入如此大的危机。
事实上,真唱,本是有要求、有追求的偶像所坚持的底线。
2002 年,梅艳芳的《芳华绝代》,胃痛的张国荣作为特邀嘉宾出现。
开始只能坐在地板上,但当副歌结束后,他又即刻站起,眼神一变,进入了状态。
摄影机给的特写里,他们二人脖子上的青筋出现,声音随着动作有起伏。
这就是投入演唱时的真实表现。
坚持真唱,就要承担更大的压力。
以及要面对可能的意外。
但真正的粉丝,是可以接受意外,和偶像的不完美的。
大家更看重的是诚意。
孙燕姿在演唱会上演唱《逆光》时,听到了音乐里出现了自己的原声。
直接喊停,让音乐老师放没有原声的伴奏音乐,自己再唱一次。
魏晨,在一次商业演出的时候,因为发现放错音乐了,马上叫停。
并且还补充了一句:专业的歌手不假唱的。
还有一些意外情况。
像是林俊杰、陈奕迅在演唱会上话筒突然掉了,萧敬腾在舞台上突然摔倒。
在那一瞬间,观众只听到伴奏音乐,而没有歌手的演唱,以此说明他们真唱。
在一场周杰伦的演唱会现场上,周杰伦又忘词开始现编,他在歌词里还吐槽自己忘词:
" 这么多人来看,我是不是会很愧疚,是有一点。这真是个不好的示范,下面的艺人同学你们不要学习啊。"
但这些都不算是黑点。
因为苦假唱久矣的听众,已经被调教得相当卑微。
甚至在歌手明显发挥失常的时候,都能收获一条赞赏——
" 起码是真唱。"
破音、忘词、走调,都一笑而过。
为什么呢?
哪怕今天严词声讨。
但无法否认,假唱,长久以来是业内的常态。
萨顶顶这样的歌手,也出现过社死名场面。
这种乱象由来已久。
而且很长时间内,从歌手、主办方到观众,都不当一回事。
2002 年,崔健就发起了一个 " 真唱运动 ",邀请了歌手、制片人、导演等与音乐、电视电影界相关的认识,以签名的方式加入他的 " 真唱运动 " 中。
但崔健的这个举动,立刻引发了骂战。
很多知名歌手表示不赞同,认为他" 过于激进 "。
其中矛盾最激烈的是崔健采访时指名道姓提到的那英:" 真有才华的艺术家,就是不假唱,拼就拼这一点。那英可以说 20 年没变化,我认识她的时候就是这么唱歌,那是因为她老假唱。"
而那英在 2003 年 5 月接受采访时,对此态度是:" 我绝对不会支持这个运动 ",并认为:" 崔健是对整个流行乐的不尊重,什么叫假唱?我是假唱吗?录音也是我自己唱的啊。"
在当时包括那英在内的许多个歌手看来,现场放自己的录音,就不能算 " 假 "。
直至 2021 年,那英在《浪姐 2》上,疑似假唱,又被爆上热搜。
当然,这也不能一味地苛责歌手。
" 假唱 ",很多情况是主办方的指定要求。
可能因为场地的音响效果达不到要求,可能为了方便流程和避免意外,有的时候也是为了 " 一碗水端平 " ——
别人都假唱,就你真唱,这一对比不就尴尬了么?
龚琳娜回忆起改变自己生涯的一次假唱——
龚琳娜指的这种 " 活 ",是常态。
无论是商演还是文艺晚会,都大量存在。
事实上在那次演出中,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,龚琳娜在台上数 " 一二三四五 " 也没有观众发现,但她说他们真挚的眼神,刺透了她的心。
再这样空洞没有灵魂地唱下去,迟早会断送自己的艺术生命,龚琳娜从此决定不再假唱。
但不假唱,几乎就等于失去国内舞台,没有演出邀约。
于是龚琳娜只有出走国外,直到 2010 年《忐忑》爆火才让她有了打开国内市场的机会。
无论崔健还是龚琳娜,他们对于真唱的追求,无疑都是" 异类 "。
一个得罪了大半个圈子。
一个落到没工作可接的地步。
因为他们都过于超前了。
歌手要适应大环境,而大环境就是,大众其实不那么认真听音乐,而业内要么过于敷衍,要么过于 " 严谨 "。
今天许多人都觉得尴尬的场面——
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上,《歌唱祖国》台上表演的是林妙可,而这个声音却来自杨沛宜。
但当时,并没有那么大的质疑。
因为这符合了各方的需求——
在那样一个时刻,真唱会不会出岔子?
林妙可的外形,杨沛宜的歌声,合在一起才是大众眼里的 " 完美 "。
某种程度上。
假唱的最大来源,就是这种将表面的完美看得比音乐本身更重的集体默契。
但今天。
从有担当的歌手,到越来越较真的歌迷,大家逐渐开始正视假唱问题。
在今年 7 月的《十三邀》里,韩红在排练时,听到旁边的音乐人员帮自己很自然地把垫音整出来了。
她说——
因为你们这些技术人员
可以通过手段让歌手减轻他的负担
甚至唱不上去的也能唱上去
但是作为歌手本人来说非常的不应该
因为你吃的是这碗饭
你被称之为职业歌手
你不可以唱不下来
你如果唱不下来
就不要开演唱会了
就在家待着就好了
今天五月天的风波。
无疑把反假唱的运动,完全搬到了台面上了。
03
真的很重要
老实说。
被质疑假唱的人不少,为什么矛头集中到了五月天。
首先,很多被听出 " 假唱 "、严重修音的,本不是专业歌手,而是有表演要求的演员。
这样的艺人,不真唱也就罢了。
毕竟 ta 要真的唱了,你的耳朵也得遭老罪。
然后,这些假唱现象,可能是出现在晚会,有直播需求,而受邀的艺人作为被动一方,没有决定权。
而五月天就不同了。
这是他们自己的演唱会,他们自己有选择权。
而且不同于电视上播的晚会,听不听都无所谓,为了听这样一场演唱会,歌迷是付出了金钱和时间的。
大家不就是为了亲眼看见偶像,现场听歌吗。
今年,五月天已经在内地各大城市共演出了 39 场演唱会,场场爆满。而这种开演唱会的密集程度,乐团是否有足够的休息、调整的时间?
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他们身上的商业价值有多少。
虽然,票价的最高价定位为 1855 元,最低价为 355 元。
但,一票难求,开票秒售罄,黄牛票已经将第一排 1855 元的门票,炒到了 18885 元,翻了 10 倍之多。
就算如此,在上海体育场举办的 8 场演唱会里,一场演唱会人数将近 8 万,八场演唱入场人数共超过 36 万。
这样的规模,让住在体育馆附近的居民都觉得有 " 震感 "。
当观众不再那么难以笼络。
当偶像超负荷运行。
今天发生的一切,好像也就不奇怪了。
于是歌迷感受到了 " 背刺 ",辛苦工作换来的一张高价门票,音效还不如在家听 CD,歌手糊弄敷衍的状态,连我上班摸鱼时 80% 的认真都没有。
是乐迷不值得被尊重么?
还是,乐迷将他们捧得太高,早就让他们看不见乐迷的存在了。
这样难看的下场,怪谁?
怪他们。
还是怪自己太惯着他们了?
在疫情结束后的这一年里,各大演唱会、音乐节也开始慢慢复苏,票价也水涨船高。
但,当乐迷们掏心掏肺地给钱时。
歌手们是否还能拥有一些本有的职业道德,认真对待歌迷,承认唱不了了,承认这一场的状态就是不行了。
这很难吗?
今年 4 月,张惠妹的演唱会在高雄演出第十场时,喉咙发炎,实在无法坚持下去,先是唱到《身后》时,哽咽到唱不下去,在麦克风里传来抽泣的声音,最后她向歌迷们道歉。
虽然没有马上结束演唱会,但也是在歌迷的打气中,慢慢地将演唱会进行下去。
今年 9 月,薛之谦在巡回演唱会的第二场时,就发烧 39 度。
在舞台上向观众允诺,可以无条件退票,并承担外地歌迷的路费以及酒店费用。
这种事儿其实并不少见。
2016 年,郑秀文的红馆演唱会,一开始就出现声音沙哑的情况,唱到最后她忍不住对观众说:我好痛苦,我还有七场,可不可以退钱给你们?
2018 年,刘德华的香港演唱会,也是因为喉咙发炎无法继续演唱,最后泪洒舞台。
承认,并不羞耻啊。
反而这种欲盖弥彰,更丢人。
Sir 掏心窝子的说,写今天这篇文章时也是很难过的。
因为从中学开始 Sir 就听五月天,从小县城里考上大学,工作后自己赚钱,也拿出当时不多的工资去听了五月天的演唱会。
当你看到舞台上的真人,和身边的共同合唱,全场的手机屏幕亮起,你感觉整个青春,在这一刻被回响了。
今天的歌迷反对的是假唱。
但更无法接受的是。
当我们走进演唱会,台上唱的是《倔强》——" 如果对自己说谎,即使别人原谅,我也不能原谅 ",却发现,他们可以原谅自己这样水的演出水准。
我们听到《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》——" 当人心变成市场,当市场变成战场,战场埋葬多少理想 "。
没想到,现实中与歌词唱得一模一样。
在那一刻,就好像有什么永远残缺了一角。
不是音乐。
是我们心里坚信过的东西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