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统勋简历个人资料(刘统勋当过什么官)
刘统勋简历个人资料(刘统勋当过什么官)
乾隆六年(1741年)秋天的一个早晨,清朝名臣张廷玉怀疑自己出门没看黄历,因为他竟然被人弹劾了。
弹劾张廷玉的奏折中写道:
张、姚二姓本桐城巨族,其得官或自科目荐举,或起袭荫议叙,日增月益。今未能遽议裁汰,惟稍抑其迁除之路,使之戒满引嫌……
内容很长,简要的意思是说:张廷玉身为朝廷重臣,却不知道谨慎处事。在张廷玉的老家桐城,张、姚(张廷玉妻族)二姓的士绅借着张廷玉的名头频繁进入官场,如今桐城张、姚二姓官员在全国已达27人之多,朝廷应该约束张廷玉,并且抑制桐城二姓士绅。
这份弹劾让张廷玉冷汗直流,张廷玉身为保和殿大学士、三朝元老,几乎所有汉族大臣都以他马首是瞻。以他在朝中的威望,十余年都没被人弹劾了,这一次竟然被鹰啄了眼。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一次弹劾他的人,竟然是一位汉臣,他的名字叫刘统勋。
实际上,刘统勋不仅弹劾了张廷玉,他还同时弹劾了另外一位大学士讷亲。一口气弹劾两位内阁大学士,让刘统勋瞬间名动朝野。
此后数年,刘统勋在吏治、军事、漕运、治河等方面为清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成为了清朝唯一的“真宰相”。
本文,笔者将和大家详细地分享刘统勋,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,让大家了解一位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清代名臣。
一、罕见的一门五进士
清朝顺治九年,山东诸城一位53岁的考生进京赶考,一举考中进士,年过半百的他欣喜若狂,这位考生,名叫刘必显。
35年后(康熙二十四年),刘必显的儿子刘棨也顺利考中进士。刘棨在清朝是著名的清官,曾官至四川布政使,于康熙五十七年累死于任上。需要说明的是,雍正帝还是皇子时,曾重点经营川陕一代,因此他和刘棨打过交道。
到了雍正二年,一位叫刘统勋的举人参加科举春闱,高中二甲第十七名。雍正见他祖籍是山东诸城县人,便问他和刘棨是何关系。刘统勋回答道:“刘棨正是先父,刘必显是先祖父!”
雍正感慨道:“你们刘家一门三代三位进士,可谓薪火相传,十分不易,你要继承你祖、父之风,做一个好官。”
雍正没想到的是,若干年后,刘统勋的儿子刘墉、孙子刘镮之也先后登上杏榜,刘家五代五位进士,纵观史书也十分罕见。
在刘家五代人中,最著名的不是后世话本中的“刘罗锅”刘墉,而是刘统勋。刘统勋为官50年,不仅是家族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,更是乾隆王朝不可或缺的大人物。
《清史稿·列传八十九》记载:
刘统勋,字延清,山东诸城人。父棨,官四川布政使。
刘统勋,字延清,康熙三十八年(1700年)出生于陕西汉中府,当时他的父亲担任汉中宁羌知州。刘统勋身为长子,从小备受父亲重视。刘统勋14岁考中秀才,18岁中举。
康熙五十七年,正值朝廷三年一度的科举大考,19岁的刘统勋收拾行囊,打算进京赶考。这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,担任四川布政使的父亲刘棨病危,他不顾家人反对,毅然放弃科考,专心照顾父亲。当年,其父病逝于任上,刘统勋守制三年。
雍正二年,刘统勋再次入京参加春闱,高中二甲第十七名,随后被选为庶吉士,留在了翰林院。因为其父的缘故,雍正对刘统勋比较照顾,雍正后期,刘统勋曾担任南书房行走,协助雍正处理部分政务。这期间,张廷玉担任保和殿大学士,是雍正的左膀右臂,刘统勋在南书房,在某种程度上说,张、刘二人曾是上下级关系。
只是张廷玉没有想到的是,刘统勋后来会弹劾自己。
二、“开挂”的仕途
雍正十三年,雍正帝于圆明园驾崩,皇四子弘历即位,是为乾隆帝。乾隆的登基,也是刘统勋仕途的关键点,根据《清史稿·刘统勋传》记载:
乾隆元年,擢内阁学士。命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。二年,授刑部侍郎,留浙江。三年,还朝。
从乾隆元年到乾隆三年,刘统勋可谓“青云直上”,他先被乾隆拔擢为内阁学士,然后被安排到外地“进修”,跟着大学士嵇曾筠到浙江学习治水。第二年,他还在浙江,就被提拔为刑部侍郎。第三年,刘统勋被召回京城。
那么,是什么原因让刘统勋在乾隆初年的仕途如此“开挂”呢?笔者分析,存在以下三个原因:
第一,乾隆登基之初,表面上依赖张廷玉、鄂尔泰等大臣,实际上一直在着手培养自己的“新势力”。
第二,刘统勋祖孙三代都是清朝进士,政治背景过硬。
第三,刘统勋长期在南书房行走,政治经验丰富,且年富力强(乾隆登基时刘统勋仅36岁)。
以上三个原因,让刘统勋被乾隆锁定为培养对象。也就是说,如果刘统勋品格过硬,能力突出,若干年后,他必将成为乾隆王朝的一颗政治新星。
事实证明,刘统勋没有让乾隆失望,这是后话。
乾隆四年到乾隆六年,是刘统勋仕途的真空期,因为他的母亲病逝,他辞官守孝。待到乾隆六年秋天,刘统勋复出,刚刚到京城就被乾隆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。此时的刘统勋踌躇满志,他上任的第一天就直接弹劾张廷玉和讷亲,弹劾张廷玉为官不谨,张、姚二姓子弟借势遍布朝堂;弹劾讷亲在吏部和户部搞“一言堂”,容不下不同意见。
张廷玉是三朝老臣,威望极高;讷亲是乾隆新提拔的内阁大学士,属于新贵。刘统勋对二人的弹劾很快朝野皆知。这件事最终造成两个结果:
(一)张廷玉和讷亲当着百官的面向乾隆请罪。
(二)刘统勋名声大振。
需要说明的是,刘统勋弹劾张、讷二人并非沽名钓誉,而是证据确凿。在他心目中,不管是老臣还是新贵,有问题就要接受御史的弹劾,而他自己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,自然责无旁贷。
北宋文学家苏轼在《私试策问》说:
君子以其身之正,知人之不正;以人之不正,知其身之所未正也。
刘统勋通过自己刚正不阿的性格,践行了上述话语。
三、治河能臣利千秋
黄河水患自古就有,古人曾有“三年两决口,百年一改道”之说。据统计,在中国古代史上,黄河决口次数多达1500多次,黄河也经过26次较大的改道。在清朝康雍年间,朝廷为了治河也费了大力气,然而效果并不显著,这期间,也出过许多治河名臣,例如靳辅、高斌等,而本文的主人公刘统勋在治河方面,也可谓鞠躬尽瘁。
清朝乾隆十一年,黄河下游再次决堤,灾情紧急,山东等地哀鸿遍野,乾隆急调自己的“救火队长”刘统勋前往山东,任命刘统勋为漕运总督,负责修理河道、治水救灾。
刘统勋到达山东后,将总督衙门搬到河道上,他每天赤脚办公,筹粮疏水。后来,大学士高斌被乾隆派往河道巡查,他看到刘统勋如此“玩命”地工作,感慨道:“若我大清每一位总督都如刘延清(刘统勋,字延清),天下岂不大治?”
在刘统勋的努力下,灾民们得到了妥善安置和救济,而后,刘统勋开始着手他的治河大业。根据《清史稿·刘统勋传》记载:
时运河盛涨,统勋请濬聊城引河,分运河水注入海。德州哨马营、东平戴村二坝,皆改令低,沂州江枫口二坝,俟秋后培高,俾水有所泄。
当时运河水涨,刘统勋为了提前防止水灌下游,上疏恳请通过濬聊城引河分流,将运河之水直接引入大海。又紧急下令削减德州哨马营和东平戴村两处堤坝的高度,然后又提升沂州江枫口两处的坝高,结果成功阻断洪水,避免了溃坝和水灾。
刘统勋的一系列操作,拯救了百万百姓,也得到了乾隆的肯定,然而,长期在堤坝上的操劳,让他染上了咳疾,这种病痛折磨刘统勋数年。
治水完成后,刘统勋被乾隆召回京城,担任工部尚书,不久又调任刑部尚书。这一年,是乾隆十三年。
也就是说,刘统勋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以及乾隆的眷顾,只用了13年的时间,就成为了六部尚书之一。
乾隆二十一年,刘统勋已经升任太子太傅,当年六月盛夏,铜山县(今属江苏)黄河漫坝,河务总督富勒赫因无能被撤职,刘统勋临危受命,再次南下修河,刘统勋抢修堤坝,亲自指挥,终于赶在冬季冻土之前完工。五年后,河南黄河决堤,刘统勋带病赴豫,完成抢修。
此后,刘统勋又在乾隆二十七年、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疏通黄河和运河,治水之功利在千秋。
四、铁面无私惩贪官
刘统勋不仅在治河方面功勋卓著,在治贪方面更是一把好手。乾隆十八年,江南河道接连发生事故,乾隆派刘统勋前往彻查。刘统勋刚到江南就受到层层阻挠,江南河道衙门、两江总督衙门纷纷出面劝刘统勋“和光同尘”。刘统勋表面上给足大家面子,暗地里雷厉风行,通过一个月的详查,查出江南官员贪污巨额修河银两,河道账目亏空严重。刘统勋一纸奏疏直达乾隆,斩首和罢免官员多达30余人。
乾隆二十六年,刘统勋在河南微服私访,查出巡抚衙门的官吏借劳役之名勒索百姓,刘统勋一怒之下将官吏腰斩,并且上奏乾隆,弹劾河南巡抚管束不严,尸位素餐。
乾隆中后期,清廷日益奢靡,官员贪腐成风,刘统勋的反腐,可谓是乾隆王朝的一股清流。根据《清史稿》的记载,仅被刘统勋查出贪腐证据的军政大吏多达十余人。例如:
乾隆二十三年,云贵总督恒文和云南巡抚郭一裕因贪污金铜禁物被刘统勋所查。乾隆二十五年,刘统勋先查出西安将军都赉克扣军饷,又查出山西归化将军保德侵吞公款案。
刘统勋查出的官员有封疆大吏,也有军中悍将,这些人为了阻挠朝廷查案,自然把矛头对准刘统勋,因此,刘统勋面临多次威胁和利诱,甚至暗杀,但刘统勋没有一次屈服。
《典故纪闻》中有一句话:
“有正大不阿,不行私谒者。”
刘统勋不畏权贵,铁面无私,配得上“正大不阿”四个字。
刘统勋通过自己的刚正,为乾隆王朝的吏治做出了卓越贡献,同时,他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奉献了力量。
清朝乾隆十七年,刘统勋进入了清廷的权力机构——军机处,为了巩固清廷对西域的统治,刘统勋亲自带队远赴西北勘察地形,刘统勋一行人到达了天山以北、巴尔喀什湖以西等地,现场实测绘制了详细的地理水文资料,最终成为清朝《西域图志》。
刘统勋等人编纂的《西域图志》后来被乾隆更名为《钦定皇舆西域图志》,内容包含疆域、山脉、水文、官制、兵防、屯田等多方面内容,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详细的西北地理人文资料之一,时至今日,该书仍有较大的参考意义,是现代相关科学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。
另外,清朝乾隆年间最重要的文化书籍《四库全书》的编纂,刘统勋也功不可没。后人大多知道《四库全书》的总纂官是纪昀,实际上,在纪昀之前,刘统勋长期担任《四库全书》的总裁官。
笔者认为,我们评价一个古人,首先要看他对历史的发展、文化的传承有没有较为重要的贡献。而刘统勋,正是斯人。
五、清朝真“宰相”
自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后,中国古代的“宰相”就已经空悬多年。但到了明朝中后期,内阁大学士渐渐成了“宰相”的代名词。清朝雍正七年,军机处成立,因此,在乾隆年间,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才有资格被时人称为“宰相”。
刘统勋自雍正二年进入官场,历经南书房行走、左都御史、漕运总督、工部尚书、刑部尚书、太子太傅等职。到了乾隆十七年,刘统勋担任军机大臣,乾隆二十六年,刘统勋正式被拜为东阁大学士,成为了清朝真正意义上的“宰相”。
在此后的十二年里,刘统勋一直是内阁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,他清正廉洁、为民请命,在政治、河道、吏治、文化等方面为清朝画上了独特的烙印。
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晨,刘统勋拖着病体乘轿入宫上朝,行至东华门时,轿内突然向右倾斜,轿夫赶紧查看情况,发现刘统勋双目紧闭,死于轿中。
乾隆听闻后,亲往东华门,悲恸不已。
刘统勋去世时享年75岁,古人称70岁为“悬车之年”,意思是官员到了70岁就可以把官车收起来,毫无牵挂地退休回乡了。但刘统勋却在75岁高龄时活活累死在去上朝的路上。诸葛亮云: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刘统勋践行了这八个字。
《清史稿·刘统勋传》记载:
上临其丧,见其俭素,为之恸。回跸至乾清门,流涕谓诸臣曰:“朕失一股肱!”既而曰:“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。”
刘统勋去世后,乾隆来到他家中吊唁,发现刘统勋家门窄小,家中俭朴,感动不已。回宫的路上,乾隆忍不住哭着对群臣说:“刘统勋去了,朕失去一位肱股之臣啊!”又说道:“刘统勋不愧是大清朝的‘真宰相’!”
纵观乾隆在位60年,再也未称其他人为“真宰相”,纵观清朝276年国祚,史书上再未称其他人为“真宰相”。
当日,乾隆下旨,追授刘统勋为太傅,谥号“文正”。
清朝一共有八位大臣获谥“文正”,但初殁就获得此谥号者,刘统勋是第一人!
生为万民,死谥文正。刘统勋为官50年,做了12年宰相,他赈济灾民,为民请命;他惩治贪官,为国除害;他治理河道,利在千秋;他编纂图书,造福后世;他清贫俭朴,是难得一见的真宰相!
宋人张载说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抛开刘统勋身上的“封建”因素不论,刘统勋所践行的,正是中华古代读书人的最高信仰,他是一个可爱的人,一个令人尊敬的人,一个值得后世学习的人。
标签: